藝術簡歷
1951年出生於重慶市一個幹部家庭,自幼喜愛藝術,六歲開始練習書法,並於重慶市少年宮美術班學習素描。 1965年,隨父親遷往都江堰,在都江堰和青城山濃厚的文化藝術氛圍中,不斷學習提高繪畫技藝,至今已達四十五個春秋。 1968年,李柏林正式拜張大千入室弟子胡立為師,學習中國畫,主攻山水,期間遍習宋元山水畫名作。在胡立門下,曾得到何海霞、龍國屏、王永年、吳一峰、岑學恭、趙蘊玉的悉心指教。 1981年調入都江堰市工人文化宮擔任專職美術工作。1984年,去日本參展,作品深得日本朋友好評和青睞。 1988年,畢業於中國書畫函授大學山水畫研修班。1989年,畢業於成都翰林藝術學院,受教於黃純堯老師。 2001年,入中國美術家協會山水畫高級研修班深造,受教於白庚延、王文芳、劉大為、楊延文、陳玉璞、何家安、梅啟林等老師。四十餘載藝海耕耘,功夫不負有心人,其作品功力深厚,章法嚴謹,意境深遠,獨具風格。曾在北京、廣州、海口、蘭州、青島、香港、新加坡舉辦個人和聯展。數十件作品在省市級刊物發表,多次獲獎,為國內外藝術團體與個人珍藏。作品《九寨飛瀑》刊載於中國美協雙月刊《國畫家》2003年第一期。代表作品《古堰清明放水圖》刊發於《收藏界》2003年第六期。
自幼學習美術,打下紮實功底
李柏林,1951年出生於重慶市一個幹部家庭。1951年至1963年,在重慶度過孩童年代,就讀於重慶市兩江口國小。由於家庭和環境的薰陶,自幼喜愛美術,並於重慶市少年宮美術班學習,從小便打下了紮實的素描基礎,養成並保持了以科學的眼光和態度去學習老師的技法、臨摹古人作品的良好習慣,由於天資聰慧、悟性高、理解能力強,打下了紮實的繪畫基本功。 1963年,舉家遷往成都。1965年,隨父親再次遷往都江堰,至今已有四十五個春秋。到達都江堰的第一天,父親帶著李柏林前往芙蓉觀等地遊玩,從父親那裡了解了一些關於水利方面的專業知識,從此,便對都江堰的山山水水產生了濃厚的興趣和感情。 1967年,李柏林入當地技校學習機械專業並於都江堰農機修造廠從事機械加工檢驗工作。在農機部門學習和工作期間,李柏林積極參加各種文化藝術活動,並積極承擔學校的藝術宣傳任務,繪畫技藝有所提高。其作品多次參加縣文化館和有關部門組織的畫展,還參加過成都市、四川省的美術比賽和美術展覽,獲得山水畫方面的優秀獎項。
大風堂下門生,師法自然造化
1968年,李柏林正式拜張大千入室弟子胡立為師,學習中國畫。胡立先生是張大千的三大高徒之一,其國畫深得張大千技法之精髓,國畫造詣和成就頗高。胡立是張大千在四川的得意門生,在四川乃至全國影響深遠,早期創作了大量膾炙人口的藝術作品,文化大革命受到衝擊以後,很少創作,晚期作品不多。胡立先生治學嚴謹,對於李柏林要求甚高,從學習宋元山水入手,悉心指導李柏林學習、臨摹郭熙、石濤、八大等前人作品,使得李柏林對於中國畫的傳統技法打下了很好的基礎。張大千授業,每每要求弟子們反覆臨摹古畫,特別注重“學習傳統,師法自然”。胡立先生繼承了張大千大風堂的門風,嚴格要求李柏林不斷從前人的作品中汲取有益的東西,並注重培養其對於大自然的深切感悟,“師法造化、中得心源”成為李柏林學習和創作山水畫的要訣,心領神會之下,收穫良多。在拜師以前,由於有著良好的素描、色彩基礎,李柏林善於帶著科學的眼光和方法去觀察自然、認識自然,用傳統和現代結合的筆墨技法去描繪自然。在學習古人的基礎上,他用自己科學的眼光和態度去進行對照,對於古人的技法哪些來源於生活,哪些是從生活中提煉出來的,有著自己的深刻認知和體會。 1981年,李柏林調入都江堰市總工會,在工人文化宮擔任專職美術工作,從此走上了職業山水畫家的道路。在工人文化宮工作期間,李柏林參與溫江地區美術領導工作,多次參與全市職工書畫展覽的參評和組織工作。徐悲鴻說過:“張大千,五百年來第一人”。張大千是二十世紀中國畫壇最為傳奇的國畫大師,無論是繪畫、書法、篆刻、詩詞都無所不通。張大千早期專心研習古人書畫,特別在山水畫方面卓有成就,後旅居海外,畫風工寫結合,重彩、水墨融為一體,尤其是潑墨與潑彩,開創了新的藝術風格,成為國際性的藝術大師。胡立先生是張大千的得意門生,造詣很高。站在巨人的肩膀上和藝術大家的高度,李柏林深得張大千和恩師胡立先生國畫真傳,受益匪淺。恩師的淳淳教導,激勵著李柏林矢志於中國畫的執著追求。
情系古堰青城,繪就山水神韻
都江堰與青城山歷史文化悠久,人文氣息十分濃厚,是人才匯聚的地方,古人先賢在此留下了許多的珍貴作品和文化遺產,對後來的藝術家們幫助甚大,成就甚多。在四十餘年的藝術生涯中,李柏林始終把握住地方人文、自然景觀的描繪技法,以都江堰水利工程、青城山為中心創作內容和題材,創作出大批的山水作品。都江堰與青城山是雙文化遺產,自然風光十分優美。李柏林抓住道教文化“道法自然”的精髓,系列作品具有較強的時代性和個性。 都江堰水利工程有著2260年的悠久歷史,李冰父子開鑿、修建都江堰水利,造福人類,歷代人們感恩於李冰父子修建水利工程的巨大功德,從南宋開始,每年都在清明節舉辦祭祀李冰父子的的放水節活動。都江堰放水節被列入國家首批非物質文化遺產。從2001年開始,李柏林開始創作丈二巨製《古堰清明放水圖》,這幅代表作的創作前後花費了他兩三年的時間收集素材,並進行最初的構想。他決心傾自己生平繪畫所學所長,全力詮釋都江堰文化,讓更多的人們了解、認知都江堰放水節這一宏大、厚重的歷史人文景觀和畫卷。三年艱辛創作,繪就傳世精品,李柏林代表作《古堰清明放水圖》的創作取得了巨大的成功:整幅畫作布局完美大氣磅礴,結構嚴謹一絲不苟,匠心獨到亦工亦寫,筆法靈動氣韻酣暢,用色絢麗豐富多彩,他巧妙地融傳統、現代山水筆法風格於一爐,將古堰山水人文神韻表現得淋漓盡致。在人物創作層面,他採用透視法創作,成百上千個人物造型或密或疏、或近或遠、或動或靜躍然紙上,栩栩如生,使得作品形象直觀生動,雅俗共賞。 2006年,張藝謀在都江堰策劃大型放水節活動,中央電視台中文國際頻道現場直播,對放水節活動予以現場報導,著名女主播徐俐對李柏林創作的《古堰清明放水圖》予以介紹和報導,引起了國內國際的廣泛關注。行千里路,讀萬卷書。李柏林不斷地從理論和實踐當中去用心感悟大自然的造化神奇。他注重寫生,讓自己回歸到大自然,曾經上百次親自前往青城山寫生。中國畫以點線面表現筆墨、藝術語言,李柏林的作品很好的表現“青城天下幽”的意境,畫面上表現出一種靈動神韻之美,給人以強烈的藝術感染力並留下深刻印象。李柏林數十年循序漸進的學習古人,讓大家藝術不斷充實、提升自己。他早期的作品,取法黃賓虹靈動的筆法,吸收李可染構圖滿、墨氣重、用光好的優點,又效法白雪石……他還廣泛吸收現代藝術大家的長處,集思廣益、博採眾長,畫藝日漸精湛,個人畫風和風格逐步形成。在黃純堯老師的門下,李柏林還細心研究和學習黃純堯老師水墨靈動、生氣、氣韻生動的特點和技法。在中國美協高研班學習時,他再次站在大師的高度審視自己,在大師們的指導下,不斷充實、提高自己。環境造化人,都江堰濃厚的人文氛圍,給予李柏林創作的動力和源泉,李柏林山水畫的筆墨語言,注重、恪守傳統,他的藝術作品源於生活,又高於生活,有著很強的視覺衝擊力,讓人感到震撼!他認為:“人生有限,對於藝術的追求沒有止境。有生之年,有些作品要朝新的高度不斷努力。” 李柏林堅持以自己的作品說話,能夠不斷地認識自我。正是這樣,李柏林的山水作品,逐步得到了人們的青睞和好評。他應邀在蘭州、海南、北京、新加坡、日本等地舉辦多次個展和藝術交流活動。恩師胡立先生評價他是一個聰慧的學生。1984年,中日友好學術研討會上,日方指名需要李柏林的作品。由於李柏林在山水畫創作方面的不凡成就,都江堰市政府常常以他的作品作為厚禮,贈送給國際友人。汶川大地震以後,李柏林以他拳拳赤子情懷,積極參加各種社會公益活動,以自己的山水、書法作品代表災區人民答謝全國各地援助方。他還主動以自己的作品去慰問參與救災、賑災的部隊官兵和自願者。得到社會各界廣泛好評。最近,李柏林攜夫人前往甘肅蘭州等地辦展和藝術交流,社會各界對李柏林所取得的藝術成就評價甚高。在敦煌、嘉峪關等地採風和考察時,他們結識了很多來自於各地的畫家朋友,業界對於他的評價也很高。這些都讓李柏林感到由衷的欣慰和高興。
法無定法我法,臻美雅俗共賞
李柏林的藝術作品浸潤著厚重的文化底蘊和氣息,這與他注重對中國繪畫的歷史、理論學習分不開的。他認為,看書多,視野寬,會很好的克服盲目性和片面性,少走彎路。中國畫的從“無法”到“有法”,從“有法”的“必然王國”再到“無法”的“自由王國”,達到“法無定法”的境界,可以追求和實現理想的東西。他特別主張和追求的是“我有我法”、達到比較自由的境界。他認為,南宋山水的“六法”,追求氣韻生動、古法用筆,在創作中,他很好的掌握了中國畫的特徵,能夠將筆、墨、紙有機的結合起來。他又認為,畫面上要實現氣韻生動,需要掌握很多的技法,要不斷地去學習,反覆地研究。廢紙三千,他在不斷的創作中,反覆地總結自己、提高自己,力求在下一幅作品中克服上一幅作品的不足之處。他又善於提煉加工古人的東西,能夠把自己的感受、情緒灌輸到作品當中,使得山水畫能夠體現出時令、季節。他不斷地在青山綠水中發現美的東西,將這些美的東西抓取、捕捉、提煉、結集、提高,再將這種美很好的體現於自己的畫作。所以,他的畫作,有真實之美、意境之美,胸有丘壑,心中的東西才能很好的表現出來。 人們在高度評價李柏林的山水畫的同時,對李柏林的書法也很認同。六歲時,李柏林就在父親的指導下,學習書法。前期主要是臨帖,對顏體和趙體,苦下功夫。隸書方面,主要是向劉炳森大師學習。書法作品方面,李柏林追求章法、布局,力求使自己的作品符合於美的發展規律,同樣具有非常強的藝術感染力。李柏林的作品,無論是山水,還是書法,都能做到雅俗共賞,這也是他一貫追求和努力實現的目標。“藝術創作需要不斷地學習和創新,我會一直認真地走下去,我非常摯愛生我養我的這片土地,我要很好的感恩、回報關心、支持我的人們!”李柏林如是說。我們期待並祝願李柏林先生在自己的藝術道路上,越走越寬廣……